4月15日,西京学院会计学院2024级审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评价》和《舞弊审计》授课教师带领下,前往陕西华汇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业实践学习。本次活动是会计学院“专业认知与实践”系列课程组成部分,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实地参访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强化企业实践与课程内容的衔接,拓展学生专业视野,为未来职业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一、理论与实务的紧密对接:课程知识的实务映射
在华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部经理的引导下,同学们参观了事务所的工作环境。从客户接待区到项目组办公区,从档案管理室到数字化审计中心,每一处功能区域都生动展现了课堂理论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应用,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中的抽象概念。
在华汇会计师事务所的数字化审计中心,事务所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大数据分析工具在风险评估和抽样测试中的应用原理,并对最新的审计信息化系统进行了介绍,使同学们了解到技术手段如何助力提升审计效率和精准度。这一环节与《舞弊审计》课程中关于数据驱动审计方法的理论相呼应,让同学们感受到技术在现代审计工作中的关键作用,以及理论知识在企业实践中的实际运用。
“以前在课本上看到的审计流程都是理论化的,今天亲眼看到审计人员如何使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抽样测试,才发现实务工作背后蕴含着如此多的技术创新。”审计专业研究生刘同学在参观后表示。
二、专家经验分享:课程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在交流环节,华汇会计师事务所资深注册会计师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实务案例,深入解析了收入确认五步法在电商行业的应用难点、关联方交易穿透核查的技术手段等核心问题。专家特别指出,《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评价》课程中讲授的COSO框架、穿行测试方法,正是他们在审计现场识别财务舞弊线索的关键工具。这种将企业真实审计底稿中的风险矩阵与课程风险图谱相对照的讲解方式,使师生直观看到风控理论在收入截止性测试、关联方资金流水核查等具体场景中的落地应用,实现了实务经验反哺理论教学的双向赋能。
针对同学们关心的职业发展问题,经理详细介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晋升通道和能力要求。他强调,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操守同样重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职业规划的方向,也让他们意识到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需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审计行业的需求。
三、案例研讨:课堂知识的实战演练
下午的案例研讨会上,事务所提供了真实的企业财务资料供同学们分析。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完成了从风险评估到审计程序设计的全流程演练。这一过程充分运用了《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评价》和《舞弊审计》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化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与演练的王同学表示:“这次实践让我们真正理解了课堂上学到的风险评估模型该如何应用。特别是在识别舞弊风险点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比想象中复杂得多,这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将课堂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带队教师也指出,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审计工作中的复杂情况,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知识与企业实践的结合。
四、深化校企合作:共育新时代审计人才
活动尾声,会计学院与华汇会计师事务所就深化合作达成共识。双方计划在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开展案例开发、课题研究等深度协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企业实践的机会,促进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
研究生导师在总结时表示:“这种走进企业的实践学习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更为我们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务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将继续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更多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审计人才,为审计行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将课堂理论与实务操作相结合的平台,使他们对所学课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全面的把握,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荣庆娇 刘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