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本届比赛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承办,陕西赛区有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京学院等14所院校的300余名选手参与现场答辩。在学校教务处和相关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由会计学院精心组织,参赛学生们刻苦钻研、精心准备,通过指导教师历经数月的悉心指导,深入调研能源经济领域的前沿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践价值的解决方案,最终选拔出多支优秀团队参加省赛。



凭借卓越的创新思维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我校共获本科生组一等奖2项(入围国赛)、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研究生组二等奖3项。这些获奖作品涵盖了能源经济、调研与创新创业、泛能源大数据等多个类别,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在能源经济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本科生组省赛获奖名单
作品标题 |
全部作者 |
获奖情况 |
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帮助“双碳”目标实现吗? |
呼超;李争辉;郑传婕;陈言 |
一等奖 |
绿色发展背景下能源化工企业绿色投资效率评价及时空演变研究 |
杨紫婷;王乐;杨曼丹露;徐倩 |
一等奖 |
供应链持股与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关系研究 |
回雨喆;解丽雯;温宗睿;马宇翔 |
二等奖 |
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如何影响新能源汽车消费?——“双碳”目标下西安市场的实证与策略分析 |
刘双迪;余瑞波;杨秀钊;黄睿 |
二等奖 |
能源行业新收入准则、盈余管理与企业价值研究 |
冯昱杰;王瑞雪 |
二等奖 |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保投资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
邱怡萌 |
二等奖 |
新质生产力对中国能源供给结构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 |
林泳茹;王煜缘;刘佳欣;姬睿鑫 |
二等奖 |
不同国际标准下陕煤集团ESG报告差异分析 |
张馨尹;姚婉颖;牛菁源 |
二等奖 |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西安未来氢能产业绿色转型的研究 |
尹明越;马雯靖;豆思妍;谭祖慧 |
二等奖 |
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与生态环境建设耦合协调度测算及动态演进研究 |
侯怡飞;李帆;张卓煊 |
二等奖 |
双碳背景下重金属冶炼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
李欣泽 |
二等奖 |
绿色标签助推低碳行动:你愿意为降碳而买单吗?”—陕西公众对碳标签产品的支付意愿调查与推广路径分析 |
杨鑫鑫;夏冠华 |
三等奖 |
基于k-means算法我国能源类上市公司安全评价研究 |
张顺燕;邓佳豪;何杰 |
三等奖 |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决策机制与政策优化-基于定序回归模型的区域异质性研究 |
沈珍妮;贺雨萌;杨思钰;宋紫兰 |
三等奖 |
双碳战略下研发投入对电力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
强姝铫;樊亚茹;侯诗嘉;邓佳忆 |
三等奖 |
“双碳”背景下陕西省绿色经济发展政策体制效果评估研究 |
周希睿;王志恒;孙佳妤;薛静雯 |
三等奖 |
GIS - LCA视角下校园碳足迹的量化评估与减排策略 |
林子琛;谢炫;张雅茹;杨植钥 |
三等奖 |
研究生组省赛获奖名单
作品标题 |
全部作者 |
获奖情况 |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Five Northwest Province |
王禹豪;张馨丹;朱囿镜;陈柯 |
二等奖 |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国碳排放区域特征、影响因素与减碳策略研究 |
朱梦琦;王硕哲;郑雨;王璐瑶 |
二等奖 |
“聚势绿能,低碳种植”基于ESG视角下农业节能技术应用助力减排增汇的潜力效益研究 |
王欣颖 |
二等奖 |
据悉,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和经济数学研究会低碳发展管理分会发起,已成功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大赛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双碳”人才培养的重要赛事,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提升创造能力提供梦想起飞的平台。
会计学院始终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理念,引导学生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省赛获奖公示:
http://energy.qibebt.ac.cn/eneco/contribution/index.html#/newsDetail?id=bae711e0-19a1-11f0-99c1-a50c64a33db5&activeTab=2&select=11
图/王婷 李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