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西京学院“六馆一中心”场馆育人工作部署,深化“场馆+”融合教育模式,5月20日,会计学院组织全体辅导员、学生党员代表、本期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共60余人走进校史馆,开展“校史铸魂润初心 场馆赋能育新人”主题教育,以沉浸式学习校史文化,激发青年学子爱校荣校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活动开始前,会计学院学工办主任陈垚希强调“各班级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策划在特色场馆开展沉浸式主题教育,推动班会和场馆资源用起来、动起来、活起来,形成场馆育人合力,为主题教育班会提质增效。”
校史浸润:从筚路蓝缕到追求卓越
在校史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陈,系统回顾了西京学院从1994年建校至今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任万钧董事长的办学初衷和艰辛,在贷款困难、办学层次提升、校址变迁、人才引进等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艰难抉择,诠释着“无私奉献、报国为民、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西京精神内涵和西京学院创办30年来含笑带泪的不平凡的历程,以及“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的育人特色。
展馆内,从建校初期的艰苦创业到新时代的数字化转型,从教学科研成果到服务区域经济的贡献,一幅幅画面生动展现了西京人扎根西部、敢为人先的奋斗足迹。

精神传承:从校史了解到行动自觉
活动中,会计学院党委书记李贺结合校史教育提出,要将“西京精神”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六馆一中心”育人功能与专业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他强调,校史馆不仅是历史记忆的载体,更是思政教育的鲜活课堂,号召师生以学校创始人任万钧教授为榜样,将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学校自建校以来的发展轨迹和艰苦历程,更对学校取得的各项荣誉感到自豪。本期发展对象康心悦在参观后表示:“任董事长艰苦办校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作为会计专业学生,我们要传承‘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精神,在专业学习中追求卓越,未来用扎实的财务技能服务社会”。

实践赋能:从场馆育人到思政创新
此次活动是会计学院落实“六馆一中心”场馆育人工作会议的具体举措之一。将思政课堂从教室延伸至校史馆,以场景化、互动式教育增强育人实效。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还参与了“校史知识问答”“我与西京的成长故事”等实践环节,通过小组研讨深化认知。
辅导员孙宏斌老师表示:“校史馆的沉浸式教育让思政工作更接地气。未来我们将结合会计专业特色,策划更多的场馆育人主题活动,推动德育与专业能力双向融合。”
展望未来:以砥砺奋斗谱写青春华章
此次活动是学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一环。参观活动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实现了“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目标,为会计学院学生思政教育注入新动能。后续学院将依托“六馆一中心”联合博物馆、党史馆、心理健康中心等场馆资源,继续深挖场馆育人资源,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引导学生以爱校情怀涵养家国担当,助力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